广东东莞深圳“最牛”蓝球架诞生了 .日常生活中,体育运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因为体育运动我们更加健康,更加有活力。它为我们闲暇的生活带来了众多乐趣,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。其中蓝球是很多人都青睐的运动项目之一,在蓝球场上,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体育健儿的身影。
日前,笔者在巫山县龙溪镇的龙坦村五社见到了这样一幕:在农舍前的院坝里,几个皮肤黝黑、个子不高的农家小男孩,正在起劲地打篮球。那个被村民称为“最牛”的深圳篮球架,竟然是用一根松木和五块废弃木板钉成的;“篮球圈”其实不过是一个已经歪斜的铁丝圈。篮球打到篮板上,深圳篮球架就晃动得厉害。
拆板凳拼篮板
投篮,我来抢篮板……”在场上说话的是这群孩子中的篮球队长杨世洪,今年13岁,上半年还读小学6年级。
龙坦村是一个贫困的山村。
2009年过年时,杨世洪的父亲从外地打工回家,带回一个篮球作为过年礼物送给他。从此,这个篮球成为他和村里其他孩子最好的“玩具”之一。
“要是有个篮球圈不就可以投篮了吗?”今年上半年,孩子们围着篮球商量起来。“你家院坝是水泥地,又宽敞,最适合作篮球场。”其中一个孩子像发现了“新大陆”似的跳起来对杨世洪说。杨世洪家的院坝,呈三角形,面积不足20平米,但已经是村里最宽、最平坦的场地。
场地找到了,但篮板、篮球圈又把大伙难住了。“今年家里置办了新板凳,堆在柴房那5条旧板凳上的板子,拼接在一起刚好是一个篮板。”杨世洪的父亲当起了设计师,找来一根砌房子时剩下的松木,再找来几圈铁丝挽成圈做成篮筐。
一切固定好,贫困山村的“最牛深圳篮球架”诞生了。
快乐的大本营
“我们学校也有篮球场,但离家很远。”杨世洪说,在学校里一般只有课间才有机会打篮球———放学后他就要尽快回家帮忙做家务,也免得奶奶担心。
杨世洪所在的龙坦村离学校有4公里,沿途又是山路,所以今年暑假,“最牛篮球场”成了杨世洪和村里伙伴们的快乐大本营。
“胡河川,打篮球去!今天我们一定要赢。”杨世洪一边跑一边大着嗓子邀约自己的伙伴。
在龙坦村五社和杨世洪差不多大的孩子有10多个,只要不下雨,孩子们天天来到属于他们的主场进行比赛,一对一,或者三对三,没有裁判,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享受篮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。
盼有像样球场
“姚明哥哥的球技很好,他是打内线的。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姚明哥哥打球,我就很激动。”聊起篮球,杨世洪头头是道。
杨世洪自豪地告诉笔者,他的优势在于抢篮板和投篮感觉好,他相信自己进入初中后会成为校队一员,“有体育老师的指导,我自己再苦练篮球技术,长大了就可以像姚明哥哥一样,为祖国争光。”
“他玩篮球就像过节一样高兴。”杨世洪的奶奶告诉笔者,自从家门口有了篮球场后,村里的孩子们都爱上了打篮球。
小伙伴们告诉笔者,他们很喜欢现在的深圳篮球架,但都盼着有个更像样的球场,“这样我们的比赛会更加正规,水平也可以提高得更快”。